聚焦新兴材料研发 一体化推进成果转化
绿色化工新材料团队依托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由李子荣院长牵头,聚焦水性涂料、催化材料、环境功能材料、抗菌材料等领域,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学研转化”一体化研究体系。近两年来获纵向项目10余项、横向产学研项目2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8项、发表SCI论文30多篇,获批“化工新材料灯塔团队”,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实施提供坚实支撑。2025年度,团队成员李培礼老师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类肽仿生碳点构建及其靶向抗生物膜与细胞选择性双功能调控机制研究”。

据报道,2021年全球约有114万人直接死于抗生素耐药性,另有471万例死亡与其相关,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攀升至每年822万。2025年度由团队成员李培礼老师获批的基金项目为“类肽仿生碳点构建及其靶向抗生物膜与细胞选择性双功能调控机制研究”,核心是通过“电荷-ROS双调控”解决抗菌剂脱靶与耐药难题。目前已合成pH响应类肽碳点,验证其可差异化调控ROS;联合南京理工大学组装叶酸-PEG-HA靶向递送系统,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破坏率超95%,相关基础性成果已申请发明专利1项。

下一步,该基金项目将完成类肽仿生碳点前驱体比例梯度实验,优化递送系统叶酸接枝率,提升靶向效率;依托绿色化工新材料团队,结合南京理工大学合作资源,开展细菌代谢组学研究并解析碳点的细胞选择性机制;推进动物实验,如兔膝关节细菌感染模型体内实验;联合合作企业推进抗菌材料在医用敷料、日用玻璃抗菌涂层领域的应用与实践。